常州人均GDP突破2万美元,超过葡萄牙,接近沙特

常州日报 2018-02-13 07:48:00
用手机看
扫描到手机,新闻随时看

扫一扫,用手机看文章
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

按常住人口计算,全市人均GDP突破2万美元,达到2.1万美元。

常州人均GDP突破2万美元,意味着什么?

2017年我市GDP精确数据已出——据市统计局日前发布的信息,这个数据是6622.3亿元。按常住人口计算,全市人均GDP突破2万美元,达到2.1万美元。

按照世界银行的衡量标准,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是公认的从发展中状态进入发达状态的标线;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是达到发达国家标准。

人均GDP突破2万美元究竟意味着什么呢?连日来,记者采访了有关部门和多位专家,其中包括河海大学经济学教授、博导田泽和市委党校经济教研室主任李卫平等。

综合他们的观点,主要有以下几点。

排名前列、人均GDP达到2万美元,对一个地区来说,表示该地区已基本完成工业化,并加速进入后工业化时代。2017年全市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,相当于超过葡萄牙,接近沙特,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。同时,这表明我市已迈入我国大城市行列,正在成为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现代化大城市。

第二、对产业形态来说,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,服务业将迅速崛起,产业结构呈现典型的“三、二、一”特征。比如美国,在人均GDP突破2万美元大关至今数十年里,以服务业为主导的“三、二、一”产业结构特征得到进一步强化,以信息业、金融业、文化产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更是得到长足发展,其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已接近80%。

随着经济的发展,特别是随着我市打造“一流智能制造名城”战略的深入实施,全市工业结构将向“三高两低”(高技术含量、高附加值、高投资密度,低污染、低能耗)方向演进,而且,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进一步提高。

第三、对居民生活和消费方式来说,人们更加注重生活质量和福利水平,消费结构加速转型,消费能级不断提高。居民的服务消费支出将超出产品消费支出,居民的消费结构将加快向文化娱乐、休闲旅游等为主的享乐型、发展型方向转变,以住房、家用轿车为主的富裕型消费成为主流。

第四、社会治理和公民意识、公民行为将进入新阶段。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后,城市化进入稳定发展阶段。随着常州城市化水平不断递增,城市的集聚力、辐射力和带动力进一步提高,城市空间从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,主城成为生产要素的集聚区和辐射带动的主引擎,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。

人们参与社会治理的意识越来越强,更关心自己的权力,更关心生命的价值、生活的质量、生存的环境,更关心社会的公平公正——比如医疗、社保等各项制度的改革问题。对政府的每一个行为,都会有人去较真。

第五、对一个地区来说,在“人的全面发展上”的投入进一步增加。十八大以来,我市民生事业的财政投入达到80%,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越来越高。通过对收入分配、生态保护、创新鼓励等一系列体制机制的深化改革,人们的发展心理、价值追求和创新精神都被极大地调动起来。

我市人均GDP——

从1万美元到2万美元:用时仅6年

6年中做了哪些“加法”,又做了哪些“减法”?

2011年,我市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,达到1.1万美元。时隔6年,这一数字突破2万美元,达到2.1万美元。

6年来,全市经济增长转换速度加速。至2017年,我市10项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,对全省的贡献提升。

这10项指标是:地区生产总值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、工业用电量、固定资产投资、工业投资、服务业投资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、注册外资实际到账、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。其中,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.1%,列全省第2位;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%,列全省第3位。

6年中,全市上下做好“加法”,产业转型升级以及“老经济”释放出新动能。

一是农业现代化的“加法”——农业现代化水平保持全省先进,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水平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,全市新建高标准农田5.5万亩,累计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为64%,新发展高效设施农业1.3万亩、高效设施渔业8700亩,累计面积占比分别为22.6%和38%。

二是工业“三位一体”转型发展的“加法”——2017年,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计算增长7.8%。七大行业产值全面增长,其中机械行业增长17%,对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45.1%。

三是十大产业链的“加法”——目前十大产业链对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近40%。各产业链均保持增长态势,其中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链增长22.9%,智能电网产业链增长22.2%。企业盈利能力增强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持续两位数增长,全年实现利润总额761.1亿元,增长17.8%。

四是重大项目的“加法”——从2014年起,常州连续推进重大项目招引,4年累计新增签约重大项目65个,其中超100亿元或10亿美元项目14个,超50亿元或5亿美元项目26个,超30亿元或3亿美元项目25个。这些项目为常州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增长动力。

五是三产服务业的“加法”——至2017年,服务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60%。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.8%,高于全市GDP增幅1.7个百分点。高新区发展提速,常州高新区综合排名跻身全省国家高新区排名前3强,武进高新区跃居全国县区国家高新区第1位。

六是新产业新业态的“加法”——数码大方、航天云网、佰腾科技专利云平台等“互联网+”新业态不断涌现。至2017年,全市列统电子商务平台交易额116.9亿元,同比增长80.3%。电子商务、互联网消费带动邮政快递业快速发展,全市邮政业业务收入增长18.2%,其中快递业务收入增长16.9%。

在深入推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,全市“三去一降一补”效果显著。一大批传统工业企业转型升级,焕发新的生机。同时,在“263”专项行动推进中,压减水泥产能120万吨,累计关停化工企业315家。全年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下降20.8%。企业杠杆率继续回落,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持续下降,达到55.1%。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降到了87.3元,企业利息支出降低2.2%。

来源:常州日报

声明: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,除焦点官方账号外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焦点立场。